来 源: 作 者:易嘉欣 日 期:2025年09月25日
清晨五点,汉江上的雾霭还未散尽,长虹桥头已传来牛骨撞裂的闷响。牛肉面摊老板老张抡起厚背砍刀,刀刃楔进腿骨缝隙时迸出几点火星,惊醒了桥洞下蜷缩的流浪猫。红油汤锅翻滚着赭色泡沫,他抄起长柄铁勺搅动浓汤,勺底刮过锅沿的锐响,像极了古战场上铁甲摩擦的嘶鸣。“二两碱面,多豆芽!”穿校服的男孩攥着皱巴巴的五元纸币,话音未落,海碗已凌空飞旋着接住倾泻的面汤。红油在碗沿荡出个惊险的弧度,被老张用地道的方言喝住:“慌么事?辣子又不得长腿跑!”雾气裹着牛油香爬上昭明台的飞檐,六百年前的晨钟声便从琉璃瓦的裂缝里渗出,与面汤的沸腾声撞个满怀——这是城市性格的第一味:滚烫的直爽里,藏着千年烽火淬炼的筋骨。
昭明台的红墙根下,磨刀匠老李头的三轮车正与城管上演拉锯战。磨刀石在青砖上洇出深色水痕,飞溅的铁屑在晨光里忽明忽暗,宛如樊城古战场未熄的余烬。“您家看这剪子——”他突然举起半截乌黑的老式铁剪,“咔”地咬住飘落的梧桐叶,断口整齐得像关云长劈开的竹简。穿制服的小伙憋着笑扫码付款,老李头从帆布包里摸出个铜铃铛系上车把。那铃舌早被磨成个光溜的圆球,摇晃时的闷响,让人疑心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时,雾中隐隐传来的催战梆子。城管转身离去时,老李头低声嘟囔:“机器打的钢火,比得了三国时的淬炼?”——城市性格的第二味:锈迹斑斑的固执中,流淌着未被驯化的野性。
北街的青石板刚被洒水车淋透,炸酱面馆的老板娘王婶却嫌不够亮堂。她趿拉着塑料拖鞋追打越界的蟑螂,鞋底拍在石板上的脆响,惊醒了文玩店檐下生锈的铜风铃。蟑螂慌不择路撞进隔壁裱画店的浆糊桶,正在修补《米芾拜石图》的老孙头气得跺脚:“王桂花!你比张飞喝断当阳桥还躁!”满街游客举着手机哄笑,镜头里王婶叉腰的身影投在明王府遗址的断壁上,竟与三百年前某位呵斥仆役的王妃剪影严丝合缝。穿汉服的姑娘举着自拍杆后退,绣花鞋跟不慎踢翻装黄酒的粗陶碗,酒液顺着石缝渗下去,惊醒了地底半块刻着“隆中”二字的残碑——城市性格的第三味:市井的喧嚣与历史的叹息,在青石板上发酵成浑厚的回响。
护城河的夜钓者老周从不带鱼护。他的手电光柱刺破墨色水面,浮漂突然急坠,拽上来的却是缠满水草的塑料瓶,瓶身还粘着半张“火箭班”的招生广告。“晦气!”他甩竿的力道惊飞芦苇丛里的夜鹭,鱼钩勾住对岸酒吧漏出的吉他弦音。驻唱歌手慌忙按住震颤的琴箱,变调的余韵惊起仲宣楼角铃上的铜绿,簌簌落进护城河,荡开的涟漪里浮出孟浩然当年垂钓的倒影。老周摸出保温杯灌了口黄酒,忽然笑骂:“八百年前的诗人都没我钓的垃圾多!”——城市性格的第四味:现代文明的碎屑与古典诗意的残章,在暗流中撕扯纠缠。
暴雨突袭那夜,仿古街的LED灯笼在狂风里抽搐。电流顺着仿木纹塑料屋檐淌下,竟浇醒了一段深埋地下的老城墙砖。砖缝里钻出的野豌豆苗缠住奶茶吸管包装纸,藤蔓攀着霓虹灯管开出紫花,花瓣上沾着蒙古铁骑溅起的泥点。穿洛丽塔裙的少女蹲下拍照,裙摆扫过草叶时,惊起一只铁灰色的蚂蚱——它背甲的反光与岳武穆在城头擦拭的箭镞如出一辙。奶茶店小妹探出头喊:“小姐姐小心台阶!”话音未落,仿古青砖突然裂开细缝,露出底下真正的宋砖,裂缝中渗出糯米灰浆的甜腥气。
天光初露时,环卫工刘姨在仲宣楼墙角发现个倒扣的黄酒坛。坛口的釉色被岁月啃噬成蜂窝状,却仍凝着昨夜酒客的指纹。她弯腰去拾,朝阳正从夫人城方向扑来,将她的影子烙在城砖上。八百年前民妇抬起滚木的剪影,便悄悄叠进橙色工作服后背反光条的褶皱里。晨风掠过,把老张面摊的蒸汽、老李头的铁屑和王婶追打蟑螂的脆响糅成团,塞进城墙马面的箭窗。穿西装的年轻人站在修鞋摊前,捏着掉落的树脂扣争辩:“现在谁还穿铜扣皮鞋?”老鞋匠咬住三颗铁钉,含混的声音混着锤击声迸溅:“树脂经不起晒!日头一烤,掉得比吕布的誓言还快!”
此刻,整座城的性格正在显影:它是牛肉面红油里沉浮的历史残渣,是磨刀石上飞溅的固执星火,是护城河底现代与古典撕咬的漩涡。当你掰开某个灌汤包的皱褶,或许会看见张继在枫桥写的诗笺,正被蒸汽熏软了边角;当你踩过一块松动的青砖,可能正碾碎半枚蒙古骑兵遗落的马蹄铁。这座城市从不提供标准答案,它只把答案化作梆子腔的尾音、磨刀水的涟漪、黄酒坛的裂缝,等你在某个清晨的雾气里,突然尝出其中况味。
学校:襄阳市老河口市仙人渡中学
指导老师:胡文娟
世界杯官网首页版权所有
备案/许可证编号:渝ICP备2022007327号-1
渝公网安备:50010302002751号 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99号8楼 电子邮箱:cqzxwxy@163.com,cqzjsy@163.com